2024年3月26日,现代教育报专题报道了我校以“双高”专业群为引领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内容,以下是报道全文: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双高计划”)提出,要“聚焦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重点支持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2019年,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入选“双高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A档),药品生物技术专业群(以下简称“生物专业群”)和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群(以下简称“汽车专业群”)入选国家“双高”专业群。五年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北京市对学校提出的“当标杆、作示范、走在前、做表率”要求,以高水平专业群建设为牵引,系统优化各项办学要素。目前,学校生物专业群在全国139个同类专业中连续多年排名第1,汽车专业群在135个同类专业中排名第4,学校在对外开放度、行业认可度、师生认同度、社会美誉度等方面实现全面提升。
创新科教融汇育人新范式推动首都生物医药健康产业发展
生物医药健康产业是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和北京市高精尖产业。学校生物专业群创新生物医药人才供给模式、科教融汇教学范式、育训一体服务体系,形成“产教联动、研创双驱、育训融通”的育人特色。建成北京市级工程师学院,主持或参与国家标准和行业企业标准26个,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荣获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典型案例。
“产教联动”建立人才供给链。学校联合北京经开区、生物医药园和企业,绘制职业图谱,提炼典型职业,共建医药健康“职业仓”,形成岗位横向分类、技术纵向分级的人才需求矩阵。与中职、本科院校和企业组成“联合体”,面向“研发辅助”“产品生产”“质量控制”三类岗位群分类施教,培养“专业技能型”“复合技能型”“实践创新型”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系统构建了医药健康产业人才供给体系。近年来,生物医药类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对口率83%以上,职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得到企业高度认可。
“研创双驱”打通教学补给线。学校依托国家级创新团队,与国家级生物医药园、国药集团等机构多方合作,共建6个省部级以上协同创新平台,完成国家标准样品和技术标准12项,专利授权46项,为50家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为企业开发产品25项,横向经费合同金额2100余万元。打通科研创新反哺教学通道,将生产研发实践转化为教学内容,开发模块化课程54门,实现科研反哺教学、教学紧贴产业需求。组建“专业教师﹢企业技术人员﹢学生”技术团队,创建“兴趣培育-技能强化-真岗实战”三级进阶实践教学体系,实现“技能人才培养-企业技术服务-教师科学研究-学生实践创新”互融互通。近五年,学生获职业技能大赛奖项国家级15项、省部级176项。
“育训融通”拓展服务延长线。学校依托“中高本”跨校联合培养项目,以院校企协作“联合体”打造人才供给链,课程互选、学分互认,拓宽职前学历教育服务范围,提升全日制学历教育质量。建立“国家-北京-经开区”三级培训平台,建成生物化工专业领域国家级创新团队培训基地、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和首都职工培训示范点、经开区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平台,区校园企深度合作,构建职后能力提升培训体系,获批教育部“国培计划”、人社部和北京市人社局高级研修班10个,开发高端产业技术培训项目11个、精品继续教育品牌项目6个,完成培训6000余人次,有力支撑了医药健康产业发展和技能型社会建设。
创新校企双主体育人新模式支撑首都高端汽车制造企业腾飞
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是北京高精尖产业和经开区的主导产业,学校汽车专业群主动融入首都汽车科创生态圈,服务汽车智能制造产业升级,与北京奔驰、北汽新能源、理想汽车、百度智行等行业头部企业合作,深化校企双元育人主线的“SCI”人才培养体系,坚持“校企‘二元’、四个转变、培养‘三力’人才”的“二四三”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入选教育部典型案例,获得北京市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
校企互通共建,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学校组建“政校行企”多元化学校理事会,形成多元主体参与、内外协同的治理体制。深化双主体育人成效,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专业课程,共同建设教学资源,共同开展课程教学,共同实施课程评价,实现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多渠道汇聚产教资源,促进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产教布局高度匹配,服务高效对接,支撑人才培养和全行业发展,积极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推进构建“产业赋能教育、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支撑产业”的产教融合循环新生态。
机制互融共享,创建现场工程师培养新模式。学校结合汽车企业人才需求,采用“工学交替”和“模块课程﹢顶岗实习”的培养模式,通过校企“双场地”“双导师”人才培养,将生产项目融入课程内容、产品标准融入课程标准、操作标准融入技能训练、职业标准融入技能取证,实现专业认岗、训练轮岗、实践定岗、考证上岗“四岗”进阶,把人才培养全过程与企业的生产、技术体系有机融合。依托汽车制造工程师学院,开展“入学即入职、工学结合”的现场工程师培养模式试点,推进人才培养定制化,培养“具备工匠精神、精汽车装配与设备维护操作、懂汽车制造工艺、会生产现场管理、善团队精益协作、能技术复合创新”的现场工程师,为汽车企业输送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98%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98%以上,校企双向赋能推动因先进制造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新型汽车产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平台互促共创,构建协同育人新机制。学校引进企业资源,促进基本技能、综合技能、生产技能和创新实践四级能力递进的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系统培养学生的生产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与企业共建北京奔驰汽车制造工程师学院、北汽新能源ARCFOX学院、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学院等3个产业学院,建设3个企业现代学徒中心、汽车制造与装配等7个实训中心和1个智能制造企业工业4.0示范基地。获批国家虚拟仿真基地培育计划项目1个、北京市工程师学院1个、北京市现场工程师培育项目1个。学校与北京奔驰持续合作18年,固化“招生即招工、入学及入职”招生规则,累计为奔驰培养了40%的一线班组长和三分之一首席技师,培养北京市技术能手3人、工段长7人,被企业誉为“职教先锋、工匠摇篮”。“双高计划”新一轮建设中,学校将对标党的二十大对职业教育作出的新部署和首都发展对职业教育的新要求,始终坚持职业教育特色,进一步巩固“双高”建设成果,持续做好成果转化,积极探索首都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新模式,为更好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现代教育报】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以“双高”专业群为引领 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